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每日動態
銀川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m.newbrewcountry.com
來源:銀川日報 2024-11-25 09:55
字體顏色:
[紅]
[黃]
[藍]
[綠]
保護視力色:
字體大小:
[小]
[中]
[大]
恢復默認
今年以來,銀川市以改革作為發展的根本動力,大力實施“九個一批”專項行動,積極打造“通道+樞紐+網絡”物流運行體系,保障國際物流通道暢通,提升現代物流產業的區域競爭力。
在“沖刺50天 決勝四季度 堅決打贏‘百日攻堅戰’”的熱潮中,銀川市加快推進現代物流戰略支點城市、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和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工作,全力推進銀川南部物流通道、銀川火車站綜合客運樞紐擴建二期工程等項目,助推銀川經濟跑出“加速度”。
做強“通道經濟”提升樞紐能級
作為銀川現代物流產業發展的重要承載地,今年,銀川公鐵物流園全力推動倉儲物流業態加速形成、通道建設實現新的突破。走進銀川國際公鐵物流港供應鏈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一期,只見運輸車輛往來穿梭,施工人員正有序進行墻面安裝、管線布置等工作,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目前,我們的1號和2號標準倉庫已進入設備調試階段,3號和4號標準倉庫鋼結構墻面板已安裝完成,正在進行室內作業。”銀川高新技術產業綜合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工程建設部負責人張興華說。據悉,銀川國際公鐵物流港供應鏈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總占地面積210畝,其中一期項目總投資2.04億元,規劃建筑面積3.6萬平方米,主要用于高標準倉庫、配套用房及附屬設施建設,預計年底交付使用。
2023年,銀川公鐵物流園精心打造的物流樞紐正式升級為國家商貿型物流樞紐,也是全區首個國家級物流樞紐。以“通道經濟”帶動“樞紐經濟”,銀川公鐵物流園按照“通道+樞紐+網絡”現代物流運行體系,大力開發外聯內拓的通道。
同時,積極拓展與重慶、武漢、霍爾果斯等樞紐節點的聯系,著力推動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常態化運行,建立沿長江港口的鐵水聯運通道,降低企業物流成本,進一步提升口岸服務能力,為寧夏建立起橫向配套、縱向延伸的供應鏈體系提供強有力支撐。
銀川南線物流快速通道項目加速推進
“目前,銀川南線物流快速通道項目已累計完成投資6710萬元。”11月22日上午,銀川市交通運輸局建設管理科副科長李昊介紹,該項目于8月底開工建設,正在按照施工計劃有序推進。
銀川南線物流快速通道項目總投資9.82億元,全長35.335公里,主線路全長24.605公里,采用雙向四車道(一級公路標準),連接線路全長10.735公里,采用雙向兩車道(二級公路標準)。2024年先行實施永寧段、金鳳區段,共計5個標段(含1個涉鐵段),全長18.19公里。目前,該項目已完成路面清表12.1公里,舊路面銑刨12.4公里,路基開挖5.5萬立方米,路基填筑26.9萬立方米,涵洞8道,占路基工程量的38.5%;完成橋梁樁基50根、蓋梁4座,占橋梁工程量的13.5%。
銀川南線物流快速通道項目是西安—銀川國家綜合貨運樞紐城市補鏈強鏈工作重點建設項目之一,項目路線自西向東串聯銀川公鐵物流園、銀川南鐵路貨場、銀川市東部物流帶、銀川河東國際機場等重點綜合貨運樞紐,以及銀川經開區、永寧工業園區、銀川綜保區等重點產業園區。
該項目落成后,將與烏瑪高速(G1817)攜手,形成“一主一輔”的雙通道格局,有力增強銀川東南部的經濟活力,有效紓解長期以來困擾該區域的交通擁堵難題,為區域路網的完善勾勒出更加清晰的輪廓。
持續增強地區供應鏈效能
據統計,自今年年初至9月份,銀川市的物流綜合運輸能力呈現出穩步上揚的趨勢,特別是關鍵物流節點已邁入加速發展的嶄新階段。
詳細數據顯示,在1~9月的全市交通貨運總量中,公路貨運量實現了3.8%的同比增長,占據總貨運量的70.69%,較上半年有所提升。與此同時,鐵路貨運量也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同比增長11.1%,占總貨運量的29.3%。航空貨運量(即出港量)同比增長率49.9%,顯示出巨大的發展潛力。
在銀川市的物流版圖中,工業物流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為進一步推動“物流+制造”的深度融合,銀川市正致力于打造以流通為引領的特色產業創新融合樞紐。
銀川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市正積極引導數字物流企業深度融入自治區“六新六特六優”產業體系,持續探索流通新業態與新模式,不斷完善商貿流通體系建設。在此過程中,銀川市將著重打造高品質的區域中心城市和商貿流通節點城市,支持數字平臺型物流企業向平臺型供應鏈物流企業轉型,并重點建設貿易數字化平臺。以寧夏四季鮮農產品批發市場為例,目前正對該市場進行智慧化改造,旨在打造一個集市場管理、集采集配、檢驗檢測公共服務以及數據分析等功能于一體的智慧農批平臺。該平臺將有效整合市場供需信息、農產品流通以及生產加工等上下游產業資源,為銀川市的商貿流通注入新活力。
此外,銀川市還著眼于多式聯運、冷鏈物流、倉儲服務等多個細分領域,積極搭建業務聯盟平臺。通過這一平臺,各相關企業得以加強業務交流與合作,共同制定并遵循行業業務標準,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與互通。此舉不僅能促進聯盟內企業間的合理分工與緊密協作,更推動了整個行業的協同發展,實現互利共贏的新局面。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