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每日動態
銀川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m.newbrewcountry.com
來源:銀川日報 2024-11-25 09:59
字體顏色:
[紅]
[黃]
[藍]
[綠]
保護視力色:
字體大小:
[小]
[中]
[大]
恢復默認
位于銀川心臟地帶的興慶區土地資源緊張,如何破解閑置土地、低效用地擠占發展空間、阻礙產業轉型升級、產出效益低等難題,成為推動興慶區高質量發展的必答題。
連日來,興慶區搶抓打好打贏“百日攻堅戰”和銀川市“閑置資金、閑置資產、閑置土地和閑置項目專項整治”機遇,充分用好各類政策、使出改革招、打出組合拳,通過采取政府收回一批、土地整理一批、增資擴能一批“三個一批”工作法,讓“沉睡”資源變為發展“活水”。
招大引強 聯盟聚力?讓閑置資產煥新機
廢棄的廠房、空置的樓宇、閑置的車站……這些老舊閑置資源,曾是城市發展的見證者,在城市飛速發展過程中,它們逐漸成為繁華背后的“被遺忘者”。興慶區全面梳理存量資產,動態更新空置樓宇數據庫,開展二次包裝招商,盤活30座42萬平方米樓宇,實施閑置資產盤活項目17個,撬動社會投資10.34億元。
蘭傒谷商務廣場項目是興慶區改造盤活原銀川國際商貿城閑置樓宇打造的重點項目,建設集“酒店集群、商業購物、總部辦公、會議會展、人才公寓”于一體的大型綜合體,開業運營后,預計每年可實現營業收入約3億元,解決社會就業超3000人次。看著項目一天天建成,家住附近的市民張曦月高興地說:“酒店集群的建設一方面可以讓來銀川旅游的人有更多選擇,另一方面也能讓周邊住戶體驗更完善的商業配套和優質的服務。”
富寧街有一座閑置的老水廠院子,經過招商引資、升級改造后,蝶變為銀川市老水廠記憶文化旅游休閑街區,成功入駐“一群小羊”、“城以南”、“啡也”、“山楂樹露營餐廳”等多家餐飲企業。居民姚大哥在附近住了十幾年,見證了這里的變遷。“結合老水廠的城市記憶主題改造后,現在人氣旺、商鋪多,生活便利。”目前,老水廠院子所有美食餐飲經濟可實現年營業收入4430萬元,帶動社會就業近200人次。
今年以來,興慶區成立商業地產聯盟,新開重裝各類規模酒店民宿150個,培育久辰里等特色街區9條,對接攜程旅游、華住集團等公司集中合作盤活空置酒店20個,謀劃實施長河星空大酒店、桔子酒店等改造項目17個,先后策劃實施浙江(寧夏)輕紡城、昆侖鋼材市場、寧夏倫泰儀表廠等24個低效用地再開發項目。
騰籠換鳥 產業轉型?讓閑置項目煥新貌
盤活存量是改革的必然之意,只有把創新增量和改善存量一起抓,把“添優質”與“去庫存”統籌起來,才能形成閑置項目和新增投資的良性循環,拓展經濟消費增長基本盤,加快各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步伐。
2016年因資金鏈斷裂導致項目停滯的金茂生活港成了老城閑置多年的“傷疤”。興慶區盤活金茂生活港現有閑置樓盤場地,打造“寧夏汽車文旅主題產業園暨金茂汽車生活港”,園區占地約390畝,并于今年9月舉辦了“寧夏汽車文旅汽車主題產業園暨金茂汽車生活港招商推介會暨簽約儀式”,已有約20家新能源汽車品牌企業先期入駐,計劃12月底正式開業運營。
為盤活閑置項目推動復工復產,興慶區對政府投資項目進行全面摸排,深入開展“爛尾工程”化解處置工作,在前期已成功化解鉑金大廈、寧港財富中心等9個項目的基礎上,加大剩余10個“爛尾工程”盤活力度,喚醒“沉睡”項目。
來到掌政鎮五渡橋村廣場,很難不被古色古香的五渡尚品老酒坊招牌吸引。“白酒產于五渡橋,古老文化贊不停,保質量講誠信,來往顧客請放心。”五渡橋村黨支部書記郭新龍為酒坊編了個順口溜,在他的帶領下,五渡橋村盤活廣場上的閑置房屋,以“支部領辦”的形式辦酒坊,帶動20多名留守老人、婦女在這里就業增收的同時,也為村里帶來數十萬元的收入。
興慶區大力推進“城鄉邊界+農村點狀用地配給制”改革工作,摸排農村空置建設用地1.2萬畝,“一地一策”謀劃6個產業項目,鼓勵村集體經濟組織依法合理利用“四荒”地,盤活閑置房屋、校舍、廠房庫房、機械設備等資產,通過發包租賃、參股、聯營、合資、合作等方式,全面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
創新機制 合作聯營?讓低效用地煥新生
8月下旬,興慶區盤活農村閑置土地資源打造的赤心田鄉村旅游度假區正式開業。該項目于2022年4月動工建設,總占地面積1100畝,打造了研學基地、團建露營基地、馬術俱樂部、水上樂園、游船觀光、萌寵樂園等一眾精彩紛呈的板塊。“我們將繼續推進房車露營基地、越野車練習基地的建設,計劃于年底前全部完工。”赤心田鄉村旅游度假區總經理王立峰介紹,建成后年計劃接待游客20萬人次,預估產值1000萬元,可解決近200人次就業。
在另一邊的通貴鄉河灘村,“美麗鄉村·黃河人家”壯大村集體經濟項目初露芳容。就在幾年前,這里還是一大片閑置的荒地,不僅不能創造任何收益,村里每年還要花費五六萬元清理垃圾。為了避免土地徹底撂荒,河灘村采取“合作聯營、村集體建設用地入股、自建自管自用”模式,與企業聯合成立寧夏美麗河灘鄉村發展有限公司,打造特色精品民宿項目,變閑置荒地為壯大村集體經濟的“試驗田”。
為進一步盤活閑置土地拓展發展空間,興慶區對歷年已供應土地建設情況開展動態巡查,梳理出未按期開工建設地塊或已開工建設但未達到開工建設標準地塊,建立工作臺賬。目前盤活低效用地8宗、356.83畝,已完成項目1個、啟動實施項目7個。
一個個閑置資產“枯木又逢春”,一座座老舊廠房迎來新主人,一塊塊閑置土地開啟新項目……如今,興慶區的閑置資產和低效用地已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它們正以全新的面貌,為興慶區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