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每日動態
銀川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m.newbrewcountry.com
來源:寧夏日報 2025-01-21 14:08
字體顏色:
[紅]
[黃]
[藍]
[綠]
保護視力色:
字體大小:
[小]
[中]
[大]
恢復默認
塞上湖城,碧水藍天
首屆銀川花博園山海燈會吸引眾多市民前來打卡
銀川興慶萬達廣場促銷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
寧夏巨能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作人員在調試“關節機器人”
銀川市第一再生水廠公園綠意盎然
銀川威力傳動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現代化車間
銀川夜經濟活力四射
大力實施“五八”強首府戰略 聚力“九九攻堅突破”
首府輻射力、競爭力、美譽度再上臺階
回望2024年
歲序更替,華章日新。2024年,銀川市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大力實施“五八”強首府戰略,聚力“九九攻堅突破”,深入實施“九個一批”專項行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取得豐碩成果,“雙示范市”建設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預計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5%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左右,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6%、7.5%左右。
銀川市首位度進一步提升,地區生產總值有望突破3000億元大關。人均GDP超過10萬元,提前兩年完成銀川市第十五次黨代會確定的目標任務。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均位居西北五省區省會(首府)城市第一,城鎮化率分別高于全國、全區16.6、15.5個百分點。
2024年,銀川市摘得全國營商環境創新城市、中國投資熱點城市、全國首批5G-A網絡商用城市、中國特色魅力會展城市等36項“國字號”殊榮,銀川市的首府輻射力、競爭力、影響力、美譽度進一步增強。
聚力起勢 蹄疾步穩
“三都五基地”共實施產業項目114個
2024年,銀川市堅持穩增長促發展,經濟質效得到新提升。打出穩保促“組合拳”,新型工業化18條、奶產業10條、房地產12條等政策直達快享,減稅降費超80億元。
銀川市“三都五基地”聚力起勢,印發《銀川市加快建設產業強市實施方案》,共實施“三都五基地”產業項目114個。
2024年11月20日,賀蘭山宿集一期酒莊綜合體項目順利封頂。賀蘭山宿集是賦能中國高端葡萄酒產業的標桿工程,作為銀川市農文旅融合典范,將以村落式宿集助力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業發展。
銀川市聚力打造“世界葡萄酒之都”,賀蘭山宿集、張騫葡萄郡等重點項目加速推進,全國首個葡萄酒主題市集“出圈”引流。全市釀酒葡萄種植開發面積27.3萬畝,賀蘭山東麓葡萄酒品牌價值躍居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區域品牌榜第七位。
葡萄酒產業以疾行之勢闊步前進,是銀川市打造“三都五基地”的一個縮影。
中國新硅都從銀川市崛起,國內光伏行業龍頭企業集群集聚,TCL中環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晶盛機電股份有限公司等翹楚企業引領行業進入發展快車道。
銀川市搶抓數字經濟發展制高點,為打造“算力之都”蓄勢賦能,算力產業騰云而上。全國首個人工智能芯片軟硬件適配基地、西北唯一國家新型互聯網根服務器建成投運,入選全國首批5G-A網絡商用城市,數字經濟規模超1100億元。
銀川市建設新型電池制造基地、智能終端材料和半導體材料生產基地、高端奶產業基地、枸杞精深加工基地、能源轉型示范基地,步履堅定、鏗鏘前行。
天通銀廈新材料有限公司、寧夏鑫晶盛電子材料有限公司、寧夏中欣晶圓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寧夏盾源聚芯半導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重點龍頭企業招引集聚,實現年產8200噸藍寶石晶體和2160萬片藍寶石晶片生產能力,大尺寸硅部件和半導體級石英坩堝填補國內空白。
寶豐儲能電池全產業鏈示范項目持續推進,博爾特年產500噸鋰電池負極材料項目建設完成,漢堯無鈷正極材料填補行業空白,成為全球唯一富鋰錳基材料產業化企業,市場占有率超90%。
現有國家及自治區級枸杞龍頭企業9家,規上企業10家,鮮果轉化率30%,枸杞品牌70余個,深加工生產線79條,枸杞衍生制品110余種。
蒙牛4500噸高端液態奶工廠認證全球首家乳業“燈塔工廠”,奶牛單產水平和乳品品質躋身全國乃至世界第一梯隊。西北首個、亞洲單體規模最大的牛初乳冷凍凍干精深加工基地正式運營。
國能靈紹直流大基地、中環“綠電園區”配套復合光伏等大規模光伏項目加快實施,寧國運硅基產業綠電園區項目建設提速,寧電投青龍山等電化學儲能項目落地實施。
搶工期趕進度 跑出銀川速度
“九個一批”專項行動支撐發展之“穩”
“百日攻堅戰”開展以來,銀川市大力實施“九個一批”專項行動,即爭取一批重大項目資金支持、解決一批涉企和項目建設難題、新開工一批項目、擴產增量一批生產線、新入統一批企業、加速簽約一批項目、開展一批產銷對接活動、掀起新一輪消費熱潮、加快推進一批改革任務,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多個重點項目開足馬力,搶工期、趕進度、保質量,跑出銀川速度。通過開展“九個一批”專項行動,銀川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都出現強勁增長態勢。
銀川市的重點工程項目吹響“沖鋒號”。
10月18日,銀川市舉行“百日攻堅戰”項目簽約和開工推進會。靈武市及銀川創新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與新華三信息安全技術有限公司、九川科技、中科寧波院、寧夏大學、延安精神研究會、中國旅游報社等,分別簽約安全大模型項目、智慧農業大模型項目、空天地一體化大模型項目、智慧文旅大模型項目、紅色教育大模型項目等。現場共簽約48個項目,總投資達204.9億元。
12月2日,銀川市揮發性有機物(VOCs)排污權首筆交易啟動儀式舉行。這不僅是銀川市作為全區揮發性有機物交易試點后的首筆交易,也是中西部地區首筆VOCs排污權交易。
12月4日,銀川市與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簽訂鳳凰幻城整體景觀與供電品質提升合作協議、與寧夏國有資本運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探索地方政府與央企國企合作新模式,加快推動一批高質量項目落地建設。
臨近歲末,銀川市抓實抓好“冬學冬招冬儲冬跑冬干”,外出招商107批次,共儲備工業項目190個,總投資1003億元,年度計劃投資356億元,為2025年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筑牢根基。
打造新場景 釋放新活力
以舊換新、契稅促消費拉動消費超150億元
2024年,銀川市以舊換新、契稅促消費等措施拉動消費超150億元,汽車銷量占全區90%,消費者滿意度連續5年位居西北五省區省會(首府)城市首位。
“2024年進駐閱彩城的首店約30家,剛開業的一家烘焙店單日銷售額達2萬元。公司向首發經濟傾斜,從首店進駐、裝修到開業運營,都有商務優惠、資源調配及宣傳支持。”寧夏閱彩商業集團有限公司閱彩城總經理柳婷介紹。
銀川市打造消費場景,釋放“享消費”活力。大力發展首發首秀首店經濟,持續完善支持首店發展政策措施。先后引進評定全國知名首店品牌104個,發放補貼820萬元。
“受益于以舊換新補貼、新購汽車補貼等政策,我們開業10多天就銷售50多輛小米SU7。”小米之家銀川市金鳳區閱彩城汽車體驗店店長王曉靜介紹。
銀川市創新工作模式,激發“愿消費”動力。精準開展新購汽車促消費活動,帶動新購汽車銷售1.8萬輛,拉動消費30.7億元。銀川市商務局與財政局、自然資源局創新開展辦理不動產權證書返電子消費券活動,拉動消費1.97億元。
12月20日,首屆銀川花博園山海燈會啟幕,五大核心主題燈區共計百余組絢麗彩燈連接傳統與科技、探索山海與未來,點亮市民的新春之夜。
銀川市推進覽山公園—花博園一體化建設和賀蘭山東麓及閱海灣國家級旅游休閑度假區建設,花博園山海之夜沉浸式夜游、山海燈會和鼓樓光影秀等特色項目引爆全城。
在銀川市鼓樓—玉皇閣歷史文化街區,周邊護欄、指示牌、垃圾桶、窨井蓋煥然一新,整體風格頗具古風雅韻。興慶區對轄區26處文物遺跡標識點進行維修更換。通過一個個文化符號,彰顯興慶區重塑銀川老城風貌的匠心獨運。
新增就業4.6萬人 新增學位1.8萬個
“民生清單”變成百姓“幸福賬單”
2024年,銀川市50件民生“十心”實事高質量辦結,以實際行動彰顯“執政為民”的力度,“民生清單”變成百姓的“幸福賬單”。城鎮新增就業4.6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1.4萬人。新增家庭養老床位2500余張,發放各類困難群眾救助資金4.5億元。銀川市第四十三中學等15個項目建成投用,新增學位1.8萬個。
毛耀斌從職業院校畢業后,應聘到銀川市一家人力資源公司。順利通過后,他乘坐公司安排的大巴車,到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新思考電機有限公司工作,月薪7500元。
就業是民生之本,銀川市多措并舉促進重點群體穩就業,聚焦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深入推進“穩內拓外”促進農村勞動力高質量充分就業專項行動,推動有組織轉移就業2.74萬人、外出就業4.3萬人。
25歲的劉強因腦癱后遺癥造成肢體二級殘疾,初中畢業后多次嘗試就業,皆因身體原因放棄。后在西夏區鎮北堡鎮就業專干鄭丹的幫助下,他成為鎮北堡鎮民生服務中心殘聯專干。
銀川市聚焦退役軍人、殘疾人等群體就業,多部門聯動拓寬就業渠道,組織召開殘疾人、退役軍人、婦女專場招聘會。
社會救助工作保障的是困難群眾的衣食冷暖,“兜”的是人民群眾基本生存之底,也是重要的社會“穩定器”和“安全網”。
王某聽力殘疾一級,父母都已退休,2018年8月被以重度殘疾“單人戶”納入低保,月低保金828元。2024年,王某考取廣東一所大學的研究生,經銀川市民政局審核,給予其8000元就學救助金。
2024年,銀川市發放各類救助補助金4.5億元,以一項項暖心之舉辦好一件件民生實事,不斷增強困難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原來初中部和高中部在一起,生均用地面積有限,現在面積擴大,教學環境得到改善。”銀川市第六中學初中部課程教學處主任王應山說,該校擴建工程新建1棟教學樓、1棟綜合實驗科技樓及門房、配套用房等,解決了教室及功能室不足的問題。
銀川市加大學位供給力度,開復工銀川市閱海灣高級中學、銀川市第三十四中學等教育基礎設施項目35個,建成投用15個,16所小區配建和政府投建幼兒園投入使用。提升集團化辦學效能,新增教育集團10個,打造區域集團化辦學合作聯盟2個,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進一步擴大。
奮力在現代化美麗新寧夏建設中挑大梁作貢獻
展望2025年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是落實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也是縱深推進“五八”強首府戰略的關鍵之年。
銀川市將以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示范市為牽引,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大力實施“五八”強首府戰略,深入開展全面深化改革攻堅年,突出穩增長促發展,堅決打好打贏“八大攻堅戰”,持續推進經濟回升向好,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圓滿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奠定堅實基礎,奮力在現代化美麗新寧夏建設中挑大梁、作貢獻。
挺膺擔當展宏圖,篤行致遠啟新程。
今年,銀川市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5%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高于經濟增長;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5%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左右;資源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指標等完成自治區下達的目標任務。
銀川市委審時度勢、對標對表,部署打好爭取更多政策落地主動仗、深化改革攻堅仗、“十四五”規劃收官仗三場硬仗,明確要打好八大攻堅戰,安排了37項重點任務,推動各項工作再見新氣象、再上新臺階。
產業強市: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銀川市將堅持走特色化、差異化的產業發展路子,堅決打好現代化產業體系重塑攻堅戰,加快建設產業強市。
扎實推進“三都五基地”提級擴規,制定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造創新型產業集群實施方案,加快建設全國重要產業基地,三新產業產值突破1250億元。
扎實推進“兩地五中心”提質擴容,加快構建優質高效服務業新體系,服務業增加值增長5%左右。加快建設國際旅游目的地,提升環閱海文旅綜合體、濱河生態文旅岸線等景區容量,推動創建賀蘭山東麓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打造精品主題旅游線路20條,游客人次、旅游花費均增長10%以上。
扎實推進現代都市農業提優擴面,深入推進現代都市農業品牌創優三年行動,統籌保糧、穩畜、增菜、擴漁、優品、聯工、活市,農業總產值達到210億元以上。
創新強市:加速釋放創新強勁動能
銀川市將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扎實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堅決打好創新體系重構攻堅戰,加快建設創新強市。
制定創新型企業梯次培育實施方案,健全育小、登高、升規、晉位體系,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5家、自治區瞪羚企業5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00家以上,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30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家、“小巨人”企業2家。
同時,將深入實施科技領軍人才引領等3個計劃,力爭市級科技領軍人才達50人以上、創新團隊達100個以上,新選聘科技副總和周末工程師30名以上。持續開展十萬大學生留銀川、寧籍優秀人才回故鄉建家鄉等活動,留銀青年人才累計突破20萬人。
開放強市:持續激發市場活力動力
銀川市將堅持以深層次改革破難題,以高水平開放拓空間,以標準化環境強服務,堅決打好宜商銀川攻堅戰,加快建設開放強市。
聚力“三個動作”深化改革攻堅,認真落實規定動作,扎實推進130項重點領域改革任務,落實落細375項清單事項,創新開展52個國家、自治區示范試點。鞏固提升特色動作,高質量完成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完成“1+5”國資運營體系構建。
銀川市將拓展開放通道,制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行動方案,實施多式聯運示范、“新三樣”物流高效便捷工程。服務推動銀太高鐵、銀川河東國際機場擴建等項目,申建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推進國家綜合貨運樞紐擴圍提質。高質量運行一單制鐵海聯運圖定班列,爭取240小時過境免簽口岸。
生態強市:全力筑牢生態安全屏障
銀川市將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堅決打好降碳擴綠攻堅戰,加快建設生態強市。
強力推進全方位污染防治工程,堅決完成中央、自治區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任務,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強化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貨車污染系統治理,推進PM_2.5源頭治理,環境空氣質量穩定在國家二級標準。強化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綜合治理,黃河銀川段水質穩定II類進出。
強力推進全過程生態保護工程,堅決打好黃河“幾字彎”攻堅戰,整體推進防沙治沙、國土綠化、濕地保護、礦山治理、鹽堿地綜合利用等生態修復工程,完成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綜合治理9.5萬畝、濕地修復3.5萬畝。
品質強市:持續提升首府功能品質
銀川市將堅持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統籌推進,堅決打好城鄉煥新攻堅戰,加快建設品質強市。
深化城市更新提速行動,實施暢行優停工程,推動天平街打通等57個交通疏堵項目建設,探索實行“先離場后付費”停車模式,新增停車泊位5000個。實施美麗河湖工程,建成閱海湖東岸綠道等項目,改造提升慢行綠道8條,推動典農河入選全國幸福河湖。實施海綿城市工程,建設金鳳區中北部調蓄池等10個工程,新建小微公園6個,創建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市。實施城中村改造工程,推進民樂瓷磚市場等城中村改造項目,改造老舊小區69個。
深化和美鄉村升級行動,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各15個,村集體收入百萬元村占比達80%以上。打造賀蘭山農牧場墾地融合高質量發展試點。深入實施美麗鄉村“試點引領、整村提升”工程,對村莊規劃實施體檢評估,新建續建重點小城鎮、美麗宜居村莊17個。深化農村公路質量提升三年攻堅行動,優良中等路比例達85%以上。
醫教強市:不斷提高人民生活質量
銀川市將堅持民生優享、共同富裕,建立健全民生“十心”實事長效機制,堅決打好增進福祉攻堅戰,加快建設醫教強市。
深入實施城鄉居民就業增收計劃,將開展招聘促就業活動200場次以上,技能培訓7000人次以上,發放創業擔保貸款3億元以上。城鎮新增就業4萬人以上,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9萬人以上。
深入實施教育資源優化賦能計劃,制定集團化辦學高質量發展方案,加快“兩縣”創建,全面完成普通高中“雙新”國家級示范區建設,推進全國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建設。實施閱海灣高級中學、銀川市第二十四中學遷建等項目28個,新增學位1.1萬個。
深入實施醫療健康提質優享計劃,實施醫療衛生強基工程,建強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加快建設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改擴建等項目9個。
法治強市:堅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銀川市將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推動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堅決打好平安銀川攻堅戰,加快建設法治強市。
以更高標準創建鑄牢示范市,銀川市將全面落實自治區政府“十個到位”措施,深化“互聯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行動,做大做強小寧大講堂等銀字號宣傳品牌。
以更高效能創新社會治理,深化落實“塞上楓橋”基層法治工作機制,優化“一核兩端四化”治理模式,建強三級綜治指揮中心。健全完善行政執法三張清單。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和公共法律服務。
以更高水平保障發展安全,深入推進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強化重點領域監管,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扎實推進賀蘭山沿山地質災害防治、河東片區防洪治理等項目,提升防震減災救災水平,增強自然災害預防處置能力。
組織強市:黨建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
銀川市將認真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黨的組織路線,打好打贏“建強堡壘攻堅戰”,加快建設“組織強市”,著力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
持續強化理論武裝。健全完善“四個以學”長效機制,精準實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年輕干部理想信念強化等專項培訓,引導黨員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
夯實建強基層基礎。大力實施基層黨組織建設提質增效和“兩抓兩增”工程,深化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六個好”“五好社區”建設、新興領域黨建工作集中攻堅行動等,推動各領域基層黨建全面提質增效。扎實做好村居“兩委”換屆,選優配強班子隊伍。
鍛造過硬干部隊伍。全面落實“發展退位、干部讓位”工作要求,深化拓展激勵干部實干擔當“兩榜四機制”,推動各級干部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持續實施年輕干部培養選拔“雙百計劃”。強化干部專業儲備、專業歷練、專業調配,推動實現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錘煉擔當實干作風,聚焦“解放思想、精耕細作、務實擔當”主題,深入開展“四強”能力作風鞏固年活動,完善干部日常管理監督信息通報機制,引導各級干部不斷錘煉求實務實落實真實的工作作風。
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認真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鞏固深化黨紀學習教育成果,加強廉政教育和廉潔文化建設,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系統整治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做到有案必查、有貪必肅、有腐必懲,營造良好政治生態。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