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和《國務院辦公廳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辦公室關于印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格式〉的通知》(國辦公開辦函〔2021〕30號)要求,現發布《銀川市2023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本報告統計數據從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一、總體情況
2023年,銀川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緊扣自治區、銀川市《2023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全環節推進信息公開,全流程優化政策服務,全方位完善互動參與,全鏈條夯實工作基礎,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一)主動公開情況。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通過各級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政府公報》和新聞、廣播、報紙、公開欄、電子屏等多元化平臺傳媒介質,主動公開政府信息27.3萬條。公布銀川市人民政府常務會議23次,發布政務要聞880條,每日動態966條,公示公告34次。編審刊發2023年《銀川市人民政府公報》十二期,并同步在銀川市政府門戶網站“銀川市人民政府公報”專欄發布電子文本。
(二)依申請公開情況。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范執行《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辦理規范》(寧政公開辦發〔2020〕23號),全市各級行政機關累計受理答復政府信息公開申請2158件。
(三)政府信息管理情況。嚴格落實網絡意識形態責任制,依法執行法律、法規、規章和上級文件對政府信息管理的相關要求,堅持“涉密信息不公開、敏感信息不上網、隱私信息要遮掩”原則,從嚴落實信息發布“三審三校”和保密審查、涉敏審核制度,從緊研判信息內容的政治導向、敏感性及傳播力、影響力,全面加強政府信息發布管理。全年累計解讀信息發布615條,其中,解讀材料140條,解讀產品459個,媒體評論文章16篇。
(四)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建設情況。突出政府網站公開第一平臺作用,規范優化網站頁面、欄目和內容,有序、及時、規范發布法定主動公開內容,實現布局合理化、搜索智能化、管理信息化。銀川市26家政府網站完成適老化與無障礙閱讀改造,銀川市政府門戶網站開通無障礙語音播報功能,優化老年人、殘疾人(盲人)及視力不良者的閱讀體驗。
(五)監督保障情況。以2023年政務公開重點工作任務為指標, 以評價實際工作為導向,按季度發布檢查通報,采取技術監測、人工清查、重點核查、整改復查等舉措查問題、挖根源、抓整改、促提升。優化“年初建賬、年中查賬、年底交賬”的臺賬式考核體系,有效發揮效能考核“指揮棒”作用。發布2023年度銀川市政府信息公開社會評議調查問卷,以建議征集形式@全體市民&企業“掃碼獻計”,主動接受和采納社會公眾評議和意見建議。2023年,未發生追責問責情況。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第二十條第(一)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制發件數 | 本年廢止件數 | 現行有效件數 |
規章 | 1 | 0 | 42 |
行政規范性文件 | 77 | 187 | 300 |
第二十條第(五)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處理決定數量 | ||
行政許可 | 289009 | ||
第二十條第(六)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處理決定數量 | ||
行政處罰 | 13423 | ||
行政強制 | 5763 | ||
第二十條第(八)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收費金額(單位:萬元) | ||
行政事業性收費 | 54223 |
?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本列數據的勾稽關系為:第一項加第二項之和,等于第三項加第四項之和) | 申請人情況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組織 | 總計 | |||||||
商業 企業 | 科研 機構 | 社會公益組織 | 法律服務機構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1728 | 17 | 2 | 0 | 326 | 4 | 2077 | ||
二、上年結轉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80 | 0 | 0 | 0 | 1 | 0 | 81 | ||
三、本年度辦理結果 | (一)予以公開 | 493 | 5 | 1 | 0 | 19 | 3 | 521 | |
(二)部分公開(區分處理的,只計這一情形, 不計其他情形) | 83 | 3 | 0 | 0 | 29 | 0 | 115 | ||
(三)不予公開 | 1.屬于國家秘密 | 3 | 0 | 0 | 0 | 0 | 0 | 3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禁止公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危及“三安全一穩定” | 7 | 0 | 0 | 0 | 0 | 0 | 7 | ||
4.保護第三方合法權益 | 13 | 0 | 0 | 0 | 0 | 0 | 13 | ||
5.屬于三類內部事務信息 | 8 | 0 | 1 | 0 | 0 | 0 | 9 | ||
6.屬于四類過程性信息 | 10 | 1 | 0 | 0 | 0 | 0 | 11 | ||
7.屬于行政執法案卷 | 11 | 0 | 0 | 0 | 0 | 0 | 11 | ||
8.屬于行政查詢事項 | 1 | 0 | 0 | 0 | 0 | 0 | 1 | ||
(四)無法提供 | 1.本機關不掌握相關政府信息 | 1034 | 6 | 0 | 0 | 174 | 1 | 1215 | |
2.沒有現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11 | 0 | 0 | 0 | 0 | 0 | 11 | ||
3.補正后申請內容仍不明確 | 4 | 0 | 0 | 0 | 0 | 0 | 4 | ||
(五)不予處理 | 1.信訪舉報投訴類申請 | 39 | 0 | 0 | 0 | 0 | 0 | 39 | |
2.重復申請 | 51 | 0 | 0 | 0 | 0 | 0 | 51 | ||
3.要求提供公開出版物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無正當理由大量反復申請 | 3 | 0 | 0 | 0 | 0 | 0 | 3 | ||
5.要求行政機關確認或重新出具已獲取信息 | 1 | 0 | 0 | 0 | 0 | 0 | 1 | ||
(六)其他處理 | 1.申請人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補正、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 4 | 1 | 0 | 0 | 0 | 0 | 5 | |
2.申請人逾期未按收費通知要求繳納費用、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其他 | 21 | 1 | 0 | 0 | 1 | 0 | 23 | ||
(七)總計 | 1790 | 17 | 2 | 0 | 223 | 4 | 2036 | ||
四、結轉下年度繼續辦理 | 18 | 0 | 0 | 0 | 104 | 0 | 122 |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
行政復議 | 行政訴訟 | |||||||||||||
結果維持 | 結果 | 其他 | 尚未 | 總計 | 未經復議直接起訴 | 復議后起訴 | ||||||||
結果 | 結果 | 其他 | 尚未 | 總計 | 結果 | 結果 | 其他 | 尚未 | 總計 | |||||
18 | 6 | 13 | 9 | 46 | 4 | 4 | 5 | 0 | 13 | 0 | 1 | 0 | 1 | 2 |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銀川市堅持將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貫穿始終、一體推進,但在2023年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政策解讀宣傳推廣力度不夠大、覆蓋面不夠廣、社會知曉度還不夠高,基層政府信息公開重視程度、業務能力還有待進一步增強等。下一步,銀川市將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緊盯發展目標任務,準確把握問題清單,推動工作落地落實落細。一是強化宣傳推廣,提升公開實效。緊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圍繞“五八”強首府戰略,聚力“九九攻堅突破”,聚焦“六新六特六優”產業、“三新”產業和“三都五基地”、“兩地五中心”建設等重點領域的重要政策措施、工作方案、進展成效等加大發布頻次,創新政策解讀方式,做好政策精準推送,助力政策落地執行,充分傳遞政策意圖,發揮政策引領作用,切實提升企業和群眾獲得政策的便利度和實效性。二是壓實工作責任,形成工作合力。以實效實用實操為導向,通過“市縣一體、對口聯動、上下貫通”的形式,不斷加強基層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組織協調、指導推進和監督檢查工作。找準各部門、各行業、各領域的政務公開短板弱項,幫助各縣(市)區、市政府各部門(單位)解決政務公開工作中遇到的困惑疑難問題,不斷提升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水平。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一)2023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落實情況。緊扣自治區2023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和目標任務,印發《銀川市2023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和《任務落實臺賬》。
1.圍繞重點領域,多渠道深入推進政府信息公開。一是突出重點領域高質量公開信息。聚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鄉村振興、法治政府建設、“六新六特六優”產業、“三新”產業建設等重點領域,多渠道、多層次、多方式分類發布重點領域政策法規、工作方案、進展成效等信息。二是聚焦民生保障領域高效率公開信息。扎實開展“就業創業促進年”活動,形成各項就業創業、技能培訓、擴崗補貼等“政策集成包”,圍繞解決群眾民生急難愁盼問題,在穩崗就業、養老服務、社會救助保障等網站專欄公開發布、分類展示各類信息。推動社會組織信息公開,按年度公開社會組織審查情況公告。三是圍繞政府自身建設領域高標準依法公開信息。公開司法行政信息,集中發布法治政府示范創建、依法治市工作、意見征集、法治政府建設年報、行政執法監督、行政規范性文件、政府規章庫、地方性法規、行政復議等信息。公開財政事權信息,及時、規范發布部門、所屬單位預算、決算信息,公布2023年行政事業性收費(含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目錄清單。公開擴大投資信息,歸集公布銀川市和6個縣(市)區政府工作報告。開設“銀川市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專題專欄,集中展示報告任務分解、貫徹落實相關信息。
2.著眼歸集難點,多形式優化再造政策服務。一是把握時間節點動態更新規章規范性文件。按照公布、廢止和修改情況及時更新“銀川市政府規章庫”,收錄公布42部全市現行有效規章。建立健全行政規范性文件及時歸集和動態更新工作機制,建成“銀川市行政規范性文件庫”,發布市政府行政規范性文件149部,其中有效82部、廢止失效67部;發布部門行政規范性文件125部,其中有效81部、廢止失效44部;發布各縣(市)區政府行政規范性文件213部,其中有效137部、廢止失效76部。構建“銀川市政策問答平臺”,采編發布內容精練、問答精準的政策辦事問答信息268條。二是著眼痛點堵點拓展延伸政策咨詢服務渠道。上線運行并拓展升級“政企通”服務平臺,讓企業一目了然、一鍵申報、一站兌現。各縣(市)區在政府門戶網站首頁醒目位置互鏈“政企通”服務平臺,形成“1+6”共享服務平臺體系。擦亮政策咨詢窗口,線上由銀川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0951—5556666人工咨詢解答,線下在銀川市和6個縣(市)區實體政務服務中心設立“銀川市政策咨詢導引綜合服務站”,掛牌標注全區統一的“政務公開”標識。
3.把握關注焦點,多舉措完善互動參與機制。一是構建公眾參與行政決策新格局。引導社會公眾參與行政決策,集中公開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意見征集、意見征集結果反饋信息。通過公開征集意見的方式,對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內事項開展公眾參與工作。對公開征集意見的政策草案,同步跟進起草說明和意見征集結果反饋。二是暢通政民互動新載體。在“互動交流”專欄鏈接國務院“互聯網+督查”平臺、寧夏信訪網上投訴平臺、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紀檢監察舉報、銀川市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等,暢通熱線電話、市長信箱、網絡征集等政民互動受理渠道,嚴控辦理時限,做好日常維護。三是規范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辦理新途徑。適時提醒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各項法律法規文件要求,嚴格把控辦理時限、依法依規做好答復。四是探索開放日活動新路子。根據市委“四強”能力作風建設年相關部署要求,結合自治區“政府開放日”活動方案開展全市“開門辦實事”開放日活動,全年共收集問題建議3697項,其中收集問題1703個、已辦結1609個、正在辦理94個;收集建議1994個、已采納1858個、正在推進136個。
4.緊扣四個支點,多領域夯實工作基礎。一是強化網絡意識形態陣地管理,從嚴從緊落實“三審三校”制度要求,以線上協同辦公平臺、線下紙質審查匯簽等多種方式,做好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擬公開政務信息的審查、審校和發布工作。二是拓寬視野提升網站服務能力。對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政府網站發展指引的通知》(國辦發〔2017〕47號)具體規定,對市政府門戶網站進行改版升級,滿足公眾通過不同終端訪問政府網站的需求,持續提升網站訪問體驗和服務能力。三是高標準完成村務公開試點全覆蓋。在落實好自治區村務公開試點工作的基礎上,統籌制作了規范統一的“銀川村務公開”小程序,實現472個行政村全覆蓋。嚴格按照全區村務公開試點推廣政策問答平臺建設交叉互檢通知要求,全面統籌、協調完成檢查和迎檢工作。四是注重歸納總結報送經驗做法。銀川市通過挖掘歸納和提煉報送《寧夏銀川市聚焦“四環節”打造政企通平臺發揮政策效應釋放政策紅利》,被人民日報、人民融媒體、網易新聞人民資訊和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門戶網站刊登展示。銀川市西夏區探索多元化政策解讀新形式,創新性制作政策宣傳音樂快板《醫保基金監管伴你行》,在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門戶網站“政務公開看寧夏”專題專欄展示。
(二)信息處理費收取情況。2023年,銀川市在辦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過程中未收取信息處理費。
本報告電子版可在銀川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政府信息公開年報欄目查閱下載(http://m.newbrewcountry.com/xxgk/zfxxgknb/)。如有疑問或建議,請與銀川市人民政府政務公開辦公室(政府公報室)聯系(地址:銀川市金鳳區北京中路166號;郵編:750011;電話:0951-6888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