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題專欄 > 銀川市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 > 報告速覽 > 2023年工作安排
銀川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m.newbrewcountry.com
來源:銀川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03-14
字體顏色:
[紅]
[黃]
[藍]
[綠]
保護視力色:
字體大小:
[小]
[中]
[大]
恢復默認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多措并舉惠民生、暖民心,加快建設品質之城、和美之城、溫馨之城,努力讓群眾生活品位更高、成色更足、質量更好。
堅決守好民族團結生命線。加快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市,實施“五項工程”,推進“三項計劃”,建設一批主題公園、實踐基地;創新運用“石榴云”“小寧大講堂”等宣傳載體和形式,廣泛開展“百場萬人”大宣講,辦好第25個民族團結進步月系列活動,讓“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更加深入人心。堅持宗教中國化方向,深入推進“五進”宗教場所,鞏固民族和睦、宗教和順、社會和諧的大好局面。
提升社會文明程度。實施文明素養提升行動,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移風易俗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培育時代新風新貌。全面推開社區、市場、街巷等示范點創建工作,更好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作用,擦亮“愛要一起”志愿服務品牌,確保蟬聯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
推動高質量充分就業。堅持就業優先,落實好援企穩崗擴就業一攬子政策,加大中小企業紓難解困力度,穩市場主體,穩就業主渠道。統籌抓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開展技能培訓1.5萬人次,探索共享用工,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保護新就業形態從業者合法權益。鼓勵政府類投資項目以工代賑。開發公益性崗位2300個,兜底保障困難群體就業。發放創業擔保貸款3.3億元以上,以創業帶動就業3000人,城鎮新增就業4.3萬人以上。深入開展居民收入提升行動,確保實現“兩個高于”目標,努力讓群眾的“錢袋子”鼓起來。
推進健康銀川建設。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落實好國家、自治區疫情防控政策,科學預防、精準救治,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加強醫療設施和隊伍建設,不斷完善發熱門診、定點醫院、亞定點醫院功能,提升救治能力;加大醫護人員培訓和關懷關愛,保持醫療隊伍穩定性和戰斗力。加快市第二人民醫院改擴建,支持國家中西醫結合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實施基層衛生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建成縣域醫療分中心4個,新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個。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爭創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市。完善全民健康信息數據庫,豐富“互聯網+醫療健康”場景應用,提升智慧醫療水平。統籌解決“一老一小”問題,實施“6助+N”養老照護服務,推動老年醫康養綜合照護中心、智慧養老平臺建設。爭創國家安寧療護試點城市。落實三孩生育配套政策,支持普惠托育服務,新增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托位1000個。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打造群眾家門口的“心靈港灣”。
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堅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興業,創新實施“四送六進”等文化惠民工程,舉辦各類群眾文化活動3000場次以上。加大文藝精品創作,開展《情系賀蘭》等優秀作品巡演。放大“書香銀川·銀川書香”品牌效應,新建城市閱讀島20個,提升改造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20個。培育壯大文化產業,創新文化產品開發,打造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加強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推進長城、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抓好非遺保護傳承基地、長城非遺展覽館建設,扎實做好系統性保護,讓非遺活起來、走得遠、傳下去。
提高社會保障能力。實施全民參保計劃,推動社會保險法定人群全覆蓋。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城鄉低保標準,確保及時足額發放。深化醫保支付方式、藥品耗材招采、醫療服務價格改革,鞏固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成果。辦好老年大學,建設軍隊離退休干部活動中心。加大孤兒、殘疾人、特困供養等困難群體救助力度,加強婦女兒童、未成年人關心關愛和權益保護。全力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保暢,確保貨足價穩。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3700套,讓新市民、新青年租得起、住得好。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