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11640100010085810C/2024-00503 | 效力狀態: | 有效 |
---|---|---|---|
發布機構: | 銀川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成文日期: | 2024-12-24 |
責任部門: | 銀川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 發布日期: | 2024-12-31 |
名 稱: | 銀川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方案》的通知 |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將《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
?
?
銀川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4年12月23日
(此件公開發布)
?
?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寧夏
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方案
?
為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自治區人民政府《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方案》工作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目標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群眾關心關切的看病就醫、教育均衡、交通出行、就業創業、社會保障等短板弱項和急難愁盼問題,進一步拓寬“十心”實事覆蓋面,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事業建設,持續擦亮銀川市“十心”實事品牌,努力讓全市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可持續、更有保障。
二、工作任務
(一)進一步強化普惠性民生建設,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1.聚焦富民增收,逐步縮小城鄉差距
(1)開展鄉村振興“一村一年一事”行動。每年為每個行政村辦好一件實事,推動服務重心向鄉村轉移、服務資源向鄉村下沉、服務功能向鄉村延伸。到2025年,全市行政村開展“一村一年一事”事項不少于250項,到2027年不少于280項,所有行政村實現全覆蓋。
(2)提升農村就業創業服務水平。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培育壯大勞務品牌,完善外出務工服務體系,穩定農民工特別是脫貧人口就業規模。到2025年,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不低于9萬人;到2027年,每年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9萬人以上。
(3)促進脫貧人口增收。健全完善常態化防止返貧致貧機制,優化監測方式,提升幫扶效能。到2025年,力爭全市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達到全國平均水平,低收入組脫貧人口收入“不增反降”人數占比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4)發放農村婦女創業擔保貸款。積極搭建金融支持婦女“雙創”服務平臺,支持更多女性投身創新創業實踐,為廣大婦女創業“鋪路搭橋”。到2025年,發放農村婦女創業擔保貸款33億元;到2027年累計發放35億元。
(5)動態調整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按照自治區統一安排,到2025年,殘疾人“兩項補貼”管理機制進一步健全,有效減輕殘疾人生活負擔;到2027年,殘疾人“兩項補貼”與城鄉低保增幅相適宜。
(6)減輕物流企業各項成本負擔。加大“樞紐+通道+網絡”建設,發揮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功能。到2025年,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比率下降至16%以下;到2027年,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比率達到西北內陸省區平均水平。
2.聚焦文化惠民,不斷豐富精神生活
(7)增加一批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務機制,扎實開展“四送六進”文化惠民演出,通過菜單式、訂單式服務模式,精準滿足群眾文化需求。2025年至2027年每年開展送戲下鄉1000場次,廣場、社區文藝演出各1000場次。
(8)提升旅游景區品質。強化景區無障礙設施配置,不斷提升景區智能化服務,為特殊群體提供更優質的旅游服務。2025年增加一批旅游景區的無障礙設施,進一步提升服務游客的能力和水平。
(9)加強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拓寬公共文化服務半徑,延伸公共文化服務觸角,打造集文化傳播、閱讀服務、便民服務、數字化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空間。2025年新建20個新型公共文化空間。
(10)推廣普及全民藝術培訓。2025年舉辦老年大學長期公益培訓、少兒青年周末公益培訓、暑期少兒公益培訓、廣場民族健身舞創作推廣培訓、非遺普及培訓等各類培訓1000場次。
3.聚焦社會保障,切實兜牢民生底線
(11)促進殘疾人高質量充分就業。把殘疾人就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抓實抓好。到2025年,殘疾人新增就業650人,殘疾人就業率達到62.6%;到2027年殘疾人就業率達到65%。
(12)提升殘疾人康復服務水平。2025年,為1000名0-6歲殘疾兒童提供康復救助,為全市3000名以上殘疾人適配輔助器具,殘疾人康復服務率和輔助適配率分別達到90%、95%;到2027年,殘疾人康復服務率和輔助適配率分別達到95%、98%。
(13)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擴面運行。到2025年推出第二批不少于20項成熟度高、覆蓋面廣、需求度高的“一件事”事項清單;到2027年,“高效辦成一件事”總量達80項以上。
(14)推動高頻民生服務事項“同城協辦”“跨區幫辦”。2025年高頻便民服務事項“同城協辦”“跨區幫辦”達到90%;2027年達到95%。
(15)加快“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通過應用政務服務AI助手等智能化場景,提高除涉密及需要面簽事項外的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全程網辦率,2025年達到95%,2027年達到98%。
(16)保障快遞員群體合法權益。到2025年,快遞企業全日用工勞動合同簽訂率100%,社會保險繳納率100%。
(17)加強法律惠民服務。到2025年,全市辦理法律援助案件不少于4000件,開展志愿服務活動不少于30場次;到2027年,全市每年辦理法律援助案件不少于4200件,開展志愿服務活動不少于100場次。
(二)進一步強化基礎性民生建設,更好滿足群眾需求
4.聚焦交通暢行,精準疏通城市脈絡
(18)維修道路病害改善通行質量。2025年至2027年,年均完成黃河路、上海路等主次干道道路病害維修面積8萬平方米以上。
(19)提升農村公路質量。到2025年,鄉鎮通三級及以上公路、建制村通等級路、較大人口規模自然村(組)通硬化路達到100%,優良中等路占比達到85%;到2027年,優良中等路占比維持在85%以上。
(20)推進巡游出租車服務水平提升。到2025年,更新新能源巡游出租車500輛,接入寧夏95128電召平臺出租車達到4000輛;到2027年,新能源巡游出租車達到3100輛,寧夏95128電召平臺開通率達到100%。
(21)優化公交服務推行碳積分應用。到2025年,新辟、優化調整公交線路20條,將碳積分融入公共交通出行,促進銀川三區兩縣常規公交與“微公交”共享(電)單車的有序銜接;到2027年,實現三區兩縣公交線路“四輪到站”及“微公交”共享(電)單車“兩輪到家”低碳出行場景全覆蓋,公共交通出行便捷度進一步提升。
(22)打通城市斷頭路。2025年,實施天平街、民悅街(沈陽路—后海路)、豐澤美居小區周邊出行道路工程南側規劃路、四十一中南側規劃路4條斷頭路打通工程。
5.聚焦幸福宜居,持續改善人居環境
(23)穩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到2025年,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達到79%以上;到2027年,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達到80%以上。
(24)加大城市困難職工救助力度。2025年為1.4萬名貨車司機、網約車司機、快遞員、外賣員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和環衛工、護林工、道路養護工等戶外勞動者進行免費健康體檢;到2027年,實現在檔困難職工子女上學得到有效保障,重大疾病醫療負擔明顯減輕,有就業能力的家庭成員實現就業。
(25)鞏固提升農村飲水安全。到2025年,農村自來水普及率、規模化供水工程覆蓋農村人口比例均達到99%;2027年,農村自來水普及率、規模化供水工程覆蓋農村人口比例持續穩定在99%以上。
(26)提升城市公廁建設管理水平。每年打造星級公廁不少于20座,采取政府投資建設、房地產企業配建等方式,增加城市公廁數量,確保城市公廁數量達到文明城市測評標準。
(27)加快建設“便民一刻鐘生活圈”。按照“兩年試點、三年推廣”的要求,每年至少建設10個便民生活圈。到2025年,建設一批布局合理、業態齊全、功能完善、智慧便捷、規范有序、服務優質、商居和諧、特色鮮明的“便民一刻鐘生活圈”。
(28)積極推進清潔取暖全覆蓋。到 2025年,在銀川市冬季清潔取暖項目完成后,力爭完成城區、縣城、農村清潔取暖率三個100%任務,打造節能減排、清潔高效、長效長治的清潔取暖示范城市。
6.聚焦休閑健身,有效增強市民體質
(29)擴大城市“10分鐘健身圈”。2025年,進一步加強場地設施建設,不斷夯實城市“10分鐘健身圈”,進一步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成1座全民健身中心;更換或安裝全民健身器材200件;開展國球進社區項目,配建100張乒乓球臺;推動青少年足球訓練中心建設。
(30)建設一批基層全民健身中心。到2027年,在三區兩縣一市建設40個社區健身中心等設施。
7.聚焦住房保障,顯著提高生活品質
(31)開展重點小城鎮、高質量美麗宜居村莊建設。爭取2025年建設1個重點小城鎮、8個高質量美麗宜居村莊。
(32)提升物業服務水平。2025年至2027年,持續開展住宅小區管理服務能力提升行動,不斷提高社區精細化治理、精準化服務水平,形成優勝劣汰、健康有序的物業服務市場環境,切實解決社區治理中存在的突出矛盾。
(33)實施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安居工程。到2025年,結合在冊地質災害隱患點核查情況,確保地災隱患點不新建農房;到2027年,動態監控地災隱患點,確保符合避險搬遷條件的居民應搬盡搬。
(34)推進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建設。2025年,建設友愛三期共計429套保障性租賃住房。
(三)進一步強化兜底性民生建設,提高服務保障能力
8.聚焦優質教育,優化資源均衡配置
(35)補齊普通高中學位短板。到2025年,有序推動普通高中優質特色發展,進一步擴大招生規模;力爭到2027年全市普通高中招生比率達到75%以上。
(36)補齊農村幼兒園發展短板。到2025年,持續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支持50%的縣區通過自治區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評估驗收;力爭到2027年,每個農村幼兒園都有優質園托管幫扶,推動農村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提升。
9.聚焦看病就醫,加快筑牢健康屏障
(37)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到2025年,全市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全部實現“全院一張床”管理,入出院“一站式”服務100%落實,醫院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次數占比逐步提高;到2027年,出院患者當日結算率達到70%以上,二級公立醫療機構與部分基層醫療機構實現檢查檢驗結果互認。
(38)提升區域醫療服務能力。到2025年,全市85%以上基層醫療機構達到國家服務能力標準;到2027年,全市縣級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達到國家醫療服務能力標準,縣級二級甲等醫院全覆蓋。
(39)補齊公立醫療機構設備短板。到2025年,公立醫療機構設備條件有一定改善;到2027年,全市公立醫療衛生機構設備短板逐步補齊,提質擴容效果明顯。
(40)提升重點人群健康保障能力水平。到2025年,全市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達到77%;到2027年,重大慢性病篩查6萬人以上、隨訪率達85%以上。
(41)強化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規律性服藥救治。到2025年,規律服藥率達到80%以上;到2027年,規律服藥率達到85%。
10.聚焦老幼養育,積極擴大服務供給
(42)切實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到2025年,救助低收入“兩癌”患病婦女達到1550人,關愛服務“兩癌”患病及特困婦女達到600人,正式啟動“為家護航”婦女兒童法律維權工作站;到2027年,救助低收入“兩癌”患病婦女達到1700人,關愛服務“兩癌”患病及特困婦女達到750人。
(43)加強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建設。到2025年,托位數增加到1.3萬個以上;到2027年,每千人托位數達到4.6個,普惠托位占比提升至80%,中心城區街道覆蓋率達到100%。
(44)提升婦女兒童服務能力。進一步加強“市、縣、鄉、村”四級貫通的未成年人保護體系建設。到2025年,村居兒童之家覆蓋率達到95%以上,鄉鎮街道未保站覆蓋率達到100%;到2027年,縣級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覆蓋率達到80%。
(45)逐步提高城鄉居民養老金標準。健全基本養老保險籌資和待遇合理調整機制,開展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集體經濟補助試點,適時總結經驗并全面推廣。到2025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人均待遇水平達到304元。
三、保障措施
各具體事項主責單位主要負責同志是第一責任人。主責單位要切實擔負起牽頭抓總責任,強化組織協調和推進實施,配合單位要不講條件不打折扣,鼎力支持加強協作。市政府督查室要把《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方案》落實情況作為年度重點督查任務,開展定期和不定期督查檢查,對工作不力、敷衍了事等情況進行通報。各縣(市)區、各部門要切實提高認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面準確抓好各項目標任務落實,做好民生工作,增進民生福祉。
???
附件: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方案任務清單
附件: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